|
磁盤陣列級別 — RAID1 |
如果說RAID 0是追求性能而放棄安全性的話,那么 RAID 1 就正好相反。 RAID 1 是追求安全性而放棄性能的一種解決方案。它的做法就是通過系統數據冗余--將數據進行實時的備份來完成。(提示:數據冗余的功能指的是在用戶數據一旦發生損壞后,利用冗余信息可以使損壞數據得以恢復)
RAID 1 又稱為Mirror或Mirroring,意譯為磁盤鏡像,每一個磁盤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。對任何一個磁盤的數據寫入都會被復制鏡像盤中;系統可以從一組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盤讀取數據。由于需要空間存入鏡像,因此我們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是所有磁盤容量總和的一半,例如總容量為80GB的兩個40GB的硬盤只擁有40GB的可用儲存量。因為如果你使用不同容量的磁盤驅動器,那么在較大的磁盤驅動器中可能會有未使用的容量。顯然,這磁盤鏡像肯定會提高系統成本。當然被"鏡像"的硬盤也可被鏡像到其它存儲設備上,例如可擦寫光盤驅動器,雖然以光盤作鏡像盤沒有用硬盤的速度快,但這種方法比沒有使用鏡像盤畢竟減少了丟失數據的危險性。
RAID 1 模式下,任何一塊硬盤的故障都不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。當一塊硬盤失效時,系統會忽略該硬盤,轉而使用剩余的鏡像盤讀寫數據。在 RAID 1 下,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盤出現問題時系統仍能不間斷的工作。
通常,我們把出現硬盤故障的RAID系統稱為在降級模式下運行。雖然這時保存的數據仍然可以繼續使用,但是RAID系統將不再可靠。如果剩余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,那么整個系統就會崩潰。因此,我們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盤,避免出現新的問題。更換新盤之后,原有好盤中的數據必須被復制到新盤中。這一操作被稱為同步鏡像。同步鏡像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,尤其是當損害的硬盤的容量很大時更是如此。在同步鏡像的進行過程中,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,但是由于復制數據需要占用一部分的帶寬,所以可能會使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。
此外,因為 RAID 1 主要是通過二次讀寫實現磁盤鏡像,所以磁盤控制器的負載也相當大,尤其是在需要頻繁寫入數據的環境中。為了避免出現性能瓶頸,我們可以使用多個磁盤控制器來解決。(提示:在 RAID 1 模式下,系統讀數據的速度會有微小的提高,但寫數據的速度就和單個硬盤沒有什么差別,其主要是強調安全性)